焦點
-
微星電競筆電市場經營有成,獲得PCDIY!第十一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5「電競筆電最佳品牌」肯定!
PCDIY是科技業界一致推崇的專業媒體,針對這次獲得,對於能獲得知名媒體及消費者、玩家票選的認同,MSI與全體員工都感到相當驕傲,不論是產品研發、設計或行銷,MSI自認以最高標準帶給消費者最頂級的產品與服務,MSI非常榮幸得到此品牌殊榮以及高度正面的評價。感謝粉絲、消費者及大家的支持及回饋,MSI才能有此成就。我們會持續傾聽玩家需求,致力提供更好、更優質的電競產品給所有消費者! 微星是資訊科技業領導品牌,以先進的研發為根基及客戶的滿意為動力,在全球行銷超過120個國家。筆記型電腦、All-in-One桌機、主機板、顯示卡、準系統、伺服器、工業電腦、機器人家電以及車用電子,更是微星投入消費及商務市場實力及決心的最好證明。全系列產品始終秉持「Innovation with style」的精神,以「極致創新 (Innovation)」與「精彩隨型 (Style)」兩大品牌核心價值為初衷,致力打造兼具卓越品質、人性設計與風格時尚的數位精品,持續創新使用者價值,成為最貼近消費者的科技領導品牌。 微星耕耘電競市場,比其他品牌更早投入電競產品開發經營,身為全球遊戲領域的標竿品牌,微星科技立志成為遊戲及電競業界最值得信賴的名字。我們因為堅持突破設計、追求卓越、創新科技的理念而屹立不搖,我們不斷提高標準自我要求並力行實踐,在業界扮演領航者的角色。 身為全球電競產業的領導品牌MSI微星科技,即將邁入30周年了。近30年來,堅持卓越及創新的產品行銷超過120國家,獲得全球超過350個媒體一致推薦,累計超過10,000個獎項。現在,MSI微星科技力行Top Player,Top choice的精神,贊助全球超過12支職業電競團隊、參與全球電競活動並主辦MSI Masters GAMING Arena( MGA)世界級電競賽事,成為玩家及戰隊一致推崇的全球創新電競領導品牌! 最重要的是,MSI重視消費者的使用經驗,我們依照玩家需求不斷研發專屬的技術及特色,一直走在產業最前端,是其它競品爭相仿效的領導品牌。例如筆記型電腦最重要的散熱技術Cooler Boost、Super RAID高速讀取架構技術、Steelseries專業電競全彩背光鍵盤及SteelSeries Engine遊戲設定軟體、True Color色彩校正技術、SABRE HiFi Audio DAC音效技術、Nahimic音效強化技術等,此外,今年我們更與遊戲大作《暴雪英霸》推出限量款暴雪英雄機,是全球第一款遊戲聯名的電競筆電,這也代表MSI在產業中身為領導品牌,更持續不斷突破自我,不論在視覺、聽覺、觸覺,都要帶給玩家最頂級的遊戲體驗。 針對遊戲玩家,MSI電競筆電提供了效能提升、鍵盤及配件、視覺、音效強化、網路功能等五大特色。 MSI電競筆電提供玩家最完整的產品線,消費者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電競筆電共有GT(頂級規格)、GS(輕薄強效)、GE(熱血電競)、GP(工作娛樂)四大系列,另外也針對行動商務族群和專業人士設計推出最新的Prestige系列筆記型電腦,是擁有最齊全產品線的電腦品牌。根據您自身的需要,就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微星電競筆電。 →更多的【PCDIY! 玩家票選】: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HGST深耕儲存市場,獲得PCDIY!第十一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5「傳統硬碟最佳品牌」肯定!
HGST很榮幸再次獲選為PCDIY!玩家票選最佳傳統硬碟品牌,由衷感謝大家對HGST的肯定。HGST一路以來不斷精進,因應資訊科技環境的發展,研發創新技術產品的同時不忘升級原有商品,努力滿足客戶的多樣需求;不論是OEM、企業或大數據雲端客戶資料中心,抑或行動裝置、個人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我們致力開發和生產創新而且高效能的儲存解決方案,並且提供儲存基礎架構諮詢服務。HGST的智慧儲存解決方案涵蓋全球首創的氦氣密封式硬碟、高規格可靠的空氣硬碟、固態硬碟以及開發緊密整合式軟體等,協助客戶更能有效率的管理巨量資料,未來HGST會持續為洞悉客戶需求開創儲存新契機。 HGST是Western Digital集團旗下品牌,致力於開發創新高端硬碟、企業级固態硬碟及外置儲存解決方案及服務。HGST樹立了儲存創新的領先地位,並正在説明全世界駕馭數據資料的力量。借助其生產的可靠的HDD和SSD以及開發緊密整合式軟體的良好聲譽,HGST正在優化現今資料中心型經濟的儲存效率和可靠性。HGST 由硬碟的先鋒業者創立,致力於為一系列廣泛的市場提供優質服務,其中包括企業、雲端計算、OEM、行動、消費電子產品和個人儲存市場。為了以全面而完整的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奪得市場先機,HGST持續關注資訊科技環境變遷、開發創新性技術和商品不遺餘力,並不斷加強現有產品的性能,屢屢創下業界紀錄。 像是前陣子發表了全球首款的HelioSeal 10TB垂直磁記錄PMR隨即取用硬碟,提供最高容量與每TB最低瓦數功耗,是目前市場上具備最高可靠等級的硬碟。此產品也是 HGST第三代的氦氣密封式硬碟,也是業界的企業級超大容量硬碟的最佳典範。此外,在今年的快閃記憶體高峰會上,HGST展出的記憶體內運算叢集架構,利用創新的常駐記憶技術來結合網路與儲存,搭載了HGST領先業界每秒 300 萬 I/O的相變化記憶體(PCM),提供效能與DRAM相近但總體持有成本更低而且易擴充的儲存方案。與舊有架構相比運算效能更高,能夠即時深入分析資料,創造更高商業價值。HGST憑藉著無可比擬的科技和獨一無二的技術視野,結合我們對客戶需求和市場機遇的深刻了解,協助打造我們的市場與企業一臂之力,為世界各地的企業、雲端及複雜的基礎架構創造各種可能。欲瞭解更多資訊,請流覽HGST公司網站:www.hgst.com。 我們十分注重產品的系列發展,由核心產品出發,逐步優化HGST周全而標竿性十足的儲存環境。近年觀察到使用者對於資料儲存的需求持續增長,傳統儲存陣列多半採用 RAID 技術,在讀寫和處理大量資料時會遇到嚴重的限制,於是HGST率先投入研發動態歸檔系統,有別於傳統的備份方式,為資料中心環境提供更穩健、更有效保護的儲存系統,維持立即存取歸檔資料的功能,並保護海量儲存環境。今年HGST也進一步和企業資料保護及資訊管理領導業者Commvault建立策略合作關係,透過Commvault Simpana軟體支援原生組態與管理,將HGST動態歸檔系統的雲端儲存系統擴充與保護擴展到全新的層次,完善了HGST動態歸檔系統雲端化的程序,提供客戶一個更實惠而優於傳統雲端的解決方案,不須擔心低預算或低IT資源,更不用擔心巨量資料的儲存、管理以及安全上等問題。除此之外,HGST也持續精進我們首創的氦氣密封式硬碟,推出了全球第一款10TB硬碟,創立業界新標竿,配合總整體擁有成本(TCO)優勢,目標打造出全世界密度最高的伺服器及儲存系統。 HGST提供的消費性產品主要有兩種品項,分別為外接式硬碟Touro及內接式硬碟Deskstar、Travelstar。對於一般上班族和學生等,需要時常攜帶資料,或是個人資料機動性需求高的用戶 可以選擇容量高達1TB並採用7200轉高速的外接硬碟Touro S。除了用戶端備份外,亦可透過Touro Cloud Backup應用程式額外享有3GB的雲端儲存空間,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安全而迅速地存取檔案,用戶只要將檔案的連結寄送給親友或工作夥伴,無論是透過網頁瀏覽器或免費的iPhone 或iPad應用程式就能與他人共同欣賞相片、音樂等檔案。對於家用備份儲存或商用的NAS儲存環境,HGST也提供了採用4K先進格式技術與7200轉高性能內接式Deskstar硬碟,能在24小時全年無休工作狀態下,達到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 100萬小時,內建的旋轉震動傳感器能夠感應硬碟震動並加以修正磁頭讀寫功能、從而保持讀寫速率,相當於一般企業等級硬碟的規格,是業界高效能、高可靠度的內接式硬碟產品。面對資料量不斷倍增的未來,HGST已提供了各種類型的儲存解決方案來因應消費者希望擁有可靠、高容量與高效能儲存的需求。 HGST向來很重視客戶的需求,我們持續在找尋最適合客戶且完整的解決方案。隨著物聯網、雲端運算、巨量資料分析等技術的應用日趨成熟,企業對於資料儲存、運算及讀取速度的需求日漸增加,資料的重要性更是達到了歷史高峰,為因應這樣的趨勢,HGST不斷地研發更高的儲存容量、延伸擴充產品線並與多家儲存技術夥伴合作等,致力於協助客戶面對未來智慧物聯時代。HGST是一間非常有遠見的公司,我們的核心精神就是提供給客戶最好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不只是賣硬碟,而是怎樣找到客戶的真正需求,提供真正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這是我們非常專注的一點。 →更多的【PCDIY! 玩家票選】: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浦科特固態硬碟市場經營有成,PLEXTOR獲得PCDIY!第十一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5「SSD最佳品牌」肯定!
在2015年第11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中,PLEXTOR獲得了玩家投票SSD最佳品牌的肯定。為讓讀者更深入了解PLEXTOR在SSD市場的品牌經營策略與最新產品上市計畫,PCDIY!編輯部特地拜訪PLEXTOR,暢談品牌經營成功的秘辛,SSD市場的脈動,以及未來產品的規劃與市場走向。 這次我們採訪到PLEXTOR儲存裝置事業群經營管理處處長李淑卿小姐,並協同通路業務行銷處業務經理周祐豪先生,來帶領大家更深入了解PLEXTOR的經營管理的獨到之處,以及市場未來的走向。 首先,針對這次PLEXTOR獲得第11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的SSD最佳品牌獎項,李處長表示,非常謝謝PCDIY!讀者與廣大愛用者們對PLEXTOR的支持與肯定,因為走品牌是非常辛苦的路,有別於光寶集團其他事業部的主力都是以OEM市場為主,PLEXTOR則是以品牌為主。PLEXTOR品牌從2008年一路走到現在,都是以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讓市場驚豔。光寶集團執行長也表示,將持續堅持品牌的經營。以光寶集團擁有強大的RD(研發)團隊,擁有300多位RD工程師,能最快將客戶的需求導入產品,當有支援需求時亦可馬上回應並解決,因此,在SSD市場PLEXTOR最知道客戶與使用者想要的是什麼,並有能力與實力將客戶的需求快速產品化。至於其他坊間品牌大多沒有RD背景,而只是貼牌,若發生問題時可能求助無門。 目前PLEXTOR的SSD主要有P、S、V三種產品線,大多數會買SSD的Prosumer (專業玩家),都早先買P或S系列,至於大多數Consumer (一般消費者) 則會以價格為優先考量,因此V系列Entry Level (入門市場) 的需求量非常大。中高價位與低價位SSD在2015年的銷售比重是40比60。由於P系列主打效能級,而V系列主打入門級,因此預估2016年的市場將會變成30比70的出貨比例。至於S系列由於提供中階等級效能,且可搭配PLEXTOR獨家的SSD軟體來加速,因此我們也鼓勵消費者購買這類有加值軟體的SSD產品,讓產品的應用更加廣泛。 由於市場上有RD實力的品牌SSD公司,除了Intel、Samsung之外,就是我們PLEXTOR。將軟體與韌體寫到能完全搭配硬體的運作,達到最佳相容性與可靠性,這也只有具備實力堅強的RD團隊才能做得到,而且當市場有任何問題反饋或需要支援的地方,我們也能提供最即時的技術支援,並快速提供最新的解決方案。至於大多數採用貼牌 (Private Label),或使用統包 (Turnkey) 解決方案的品牌,零件買好之後兜起來,就在市場販售了,這些產品一旦有使用上的反饋相關問題,他們其實是無法即時回應與處理的。 針對SSD市場已經進入殺價競爭的態勢與看法,PLEXTOR一直堅持守住品質、以技術加值的策略,提供優良產品給消費者,而不淪入紅海廝殺的價格戰。因為玩殺價競爭,這一直不是PLEXTOR的品牌策略,PLEXTOR並不會跟著大家一起殺價,而降低產品的品質。 一談到品質,PLEXTOR表示統計過中國大陸的SSD共有80幾種品牌,在價格上很難跟他們對抗的。因為這些品牌的SSD,很多都是用很差、甚至次級NAND Flash顆粒來製作,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是很短暫的,簡直是拿消費者的寶貴資料開玩笑!就像是這二年爆發的假橄欖油或地溝油事件,廠商用有問題的原料,消費者以為買到便宜,結果卻受到損害! PLEXTOR表示,其實大家都想要買便宜的產品,但為了讓消費者買到好的產品,PLEXTOR會持續推出C/P值高的產品,讓消費者買到物超所值的SSD,而這也是PLEXTOR的堅持。由於消費者總是希望用更便宜的價格,來買到好的產品,因此我們PLEXTOR將產品線區分為P-line、S-line與V-line三種不同的產品等級。需要玩家級產品的客戶,可以選擇P系列產品,P系列已算是企業級的產品,若是入門級玩家,就可以選擇V系列的產品。 但這並不表示V系列的品質就不好,我們在產品組合上,有針對這個市場價位帶,提供消費者最適合使用的產品,因此在產品設計上,我們也堅持選擇搭配並調校出最好品質與最佳效能的產品,讓消費者可以買到物超所值的SSD。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既然是賣家也是用戶,我們也擔心我們資料存進這顆SSD之後,要是經常發生問題,也是會氣到跳腳。為了不讓資料遺失的痛發生在消費者身上,PLEXTOR永遠堅持推出高品質的SSD,讓消費者可以安心的將資料儲存在PLEXTOR全系列的SSD裡。 雖說SSD的好處早在玩家心目中被肯定,不少玩家也早已從HDD跳到SSD,但對普羅大眾來說,可能因為沒接觸過SSD,而且對於SSD品牌的認知也可能還不夠,容易受到便宜的價格所誘惑,而誤買到二、三線品牌的產品。雖說這些廠商打出一年或三年換新,但這有可能表示沒幾天就要換一顆SSD,消費者的重要資料只能跟著壞掉的SSD說掰掰! 正由於二三線品牌以犧牲品質、犧牲售後服務來用低價破壞市場,甚至打出N年保固來搶市,這也就是往往一線品牌總是難以壓過二三線品牌的主因。我們PLEXTOR不僅堅守品質的底線,因為品質好是PLEXTOR的基本原則,我們還推出PlexTurbo、PlexCompressor、PlexVault三大SSD加值技術,以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以取代純粹的殺價。從PLEXTOR台灣在2015年良好的銷售成績,足以證明我們正確的堅持,以及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隨著價格起舞,在此感謝玩家們的支持與愛護。 由於PLEXTOR SSD是以堅持品質起家,因應目前市場上的殺價競爭,市面上充斥著從次級市場來的產品。我們希望能夠教育消費者不要只是看價格,而是能夠用價差不大的價格,來區分出產品的好壞,讓大家能花錢買到真正好品質的產品。 以大陸的雙11購物節銷售成績為例,PLEXTOR的價格雖然比其他品牌高,但我們的銷售量確實排名第二,而且連續兩三年都有這樣的成績。這表示PLEXTOR的品質已受消費者肯定,消費者對PLEXTOR品牌的認知是…不會是最便宜的,但產品壽命一定比別家還長,品質也更好,速度也更快,更不用擔心買個SSD還需要燒香拜佛,怕買到機王的狀況! 在台灣市場部份,我們已經獲得玩家們的肯定了!但面對市場流血殺價競爭的態勢下,我們想讓入門的消費者有更好的價格優惠,因此2015年我們有舉辦舊換新折扣活動,只要消費者帶著自己的舊硬碟或舊SSD,交給我們合作的通路門市來買我們的M6V SSD,我們就提供最高折價1,000元的優惠,讓消費者帶回最新的SSD產品。此外我們在感恩節期間也推出,買M6V送MyCard點數的活動,讓消費者既能買到最高品質的SSD產品,又能免費獲得遊戲點數,一舉兩得。 由於SSD市場未來的成長量非常可觀,未來我們也將會提供更多活動,讓消費者能以優惠的價格,買到PLEXTOR的高品質SSD產品。 我們PLEXTOR是台灣最具SSD研發實力的領導廠商,加上與重要零組件廠商長期密切合作,能取得最佳品質的原廠顆粒,加上我們研發團隊的努力,因此PLEXTOR總是能將最新科技且具備高性能、高品質的SSD產品帶給消費者。 除了SATA SSD之外,PLEXTOR在PCIe SSD市場也有布局,目前我們有Gen 2規格的M6e系列產品,而2016年第二季將會有新的M8Pe系列推出,採用PCIe Gen 3介面設計,並可支援NVMe。由於追求速度更快是SSD的發展趨勢,加上OEM客戶也會陸續導入,因此我們預期未來PCIe SSD市場會有不錯的成長空間。 以前SSD的價格高不可攀,但現在SSD的價格已經親民很多了。以SSD 128GB為例,2015年第四季的售價已經和前一年的64GB差不多,因此可預料2016年第一季的主流容量,會來到256GB的等級。 至於SSD取代HDD這件事,在2015年可說是白熱化了,2016年SSD容量部份還會再提升。2015年的SSD主流容量是128GB,2016年的話,基本盤都是從256GB談起。因此我們預估光是在通路市場中,SSD應用率將會超過50% (買組裝電腦或升級硬碟容量的人,有超過一半會買SSD,而不買HDD),也就是說,2016年的SSD與HDD市場板塊移動的變化會更明顯。 由於使用者對SSD容量需求的提升,我們也期望SSD的市場能夠藉由容量的成長,來提升產品的銷售毛利。 PLEXTOR的SSD主要分為三大產品線:P-line、S-line與V-line。 P-line是最高等級,屬中高價位產品線,支援PlexTurbo、PlexCompressor、PlexVault三大軟體,目前有M6 PRO、M6e系列(M6e包含PCIe介面的M6e Black Edition,以及M.2介面的M6e M.2 2280)。 S-line是中階等級,屬中價位產品線,目前有2.5吋的M6S、mSATA的M6M,以及M.2的M6G系列(M6G包含22x80 mm、22x60 mm、22x42 mm三種尺寸),其中M6S可支援PlexTurbo、PlexCompressor軟體。 V-line是入門等級,屬於平價產品線,目前有2.5吋的M6V、mSATA的M6MV,以及M.2的M6GV,其中M6V支援PlexTurbo軟體。 沒使用過SSD的首次購買或者想要高C/P值的消費者,我們建議由V-line和S-line下手。V-line和S-line有各種支援筆電的規格,2.5吋、mSATA、M.2都可用在筆電升級,提升筆電效能。 電腦高頻率使用者,像是上班族、電腦玩家、遊戲玩家、設計工作者、大學生等,我們建議選用P-line的產品,P-line產品線具有更高的規格與效能,而且能完全支援PlexTurbo、PlexCompressor、PlexVault三大軟體。 由於不少使用者與硬體廠商紛紛選用SSD來當成主要系統碟,因此PLEXTOR認為未來SSD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2015年SSD成長大約20幾%,但2016年HDD:SSD將會成長到1:1。因應SSD成長力道頗為強勢,PLEXTOR也訂了一個很大的目標,希望未來還有20~30%的成長。由於我們有一組團隊是在做OEM的產品,因此從PC到SSD的市場走向都能完全掌握,也知道SSD未來產品的趨勢會往哪裡走。因此在通路市場的布局,也會搭配OEM市場的走向來進行。這也就是PLEXTOR推出SSD新規格產品以及發表最新技術,會比其他廠商還快的原因。 例如2016年OEM市場開始漸漸往NVMe的SSD發展,那麼品牌部份也將會推出NVMe的產品。我們在高階市場會推出最快、容量最高的PCIe與M.2產品,來滿足效能玩家的需求。 至於在更平價的產品線部份,由於PLEXTOR堅持不使用劣質的次級晶片,那麼要如何迎接更殺的價格戰?除了2016年將繼續維持高規格的產品,PLEXTOR預計將於第一季推出TLC的產品。這些TLC的產品其實現階段已經Ready,但我們不會急就章的將產品推出。我們堅持要將產品品質Tune到最好的狀態,諸如搭配PlexTurbo可以減少寫入量,來延長TLC的使用壽命。我們非常謹慎的為消費者做好品質的把關,確定產品沒問題才會上市,以提供平價同時又有品質保障的SSD。 此外,PLEXTOR在2016年將不會頻繁的推出新品,我們會採以品牌區隔策略,我們有另一個以系統組裝為主的LITEON品牌,在台灣我們將會推出幾檔LITEON SSD到消費性市場,以雙品牌來應戰。 連結=(01)PCDIY!第十九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暨ITMan!第一屆企業品牌大調查2024,票選結果暨得獎公布![http://www.pcdiy.com.tw/detail/28966]
-
金士頓記憶體市場經營有成,Kingston獲得PCDIY!第十一屆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5「記憶體、SSD最佳品牌」肯定!
能夠獲得所有玩家的支持與鼓勵,對於Kingston來說是最大的肯定。這幾年Kingston不但將高效能記憶體與固態硬碟產品線逐步翻新,也積極跨足電競耳機與滑鼠墊的研發,就是希望可以全面滿足電腦玩家對於系統與周邊用品的需求,未來Kingston也會維持高標準的產品和服務品質,持續推出更多符合玩家需求的產品。 對於Kingston而言,不管科技的演變如何迅速,不管產品可以做到多快又多好,只有回歸到人的本質,將使用者的需求納入考量,推出實用且品質可靠的產品,讓產品和人們日常生活建立起緊密的連結,才能讓品牌永續經營,細水長流。 多年來Kingston最受肯定的就是一貫可靠的產品品質,不論是記憶體、固態硬碟或是隨身碟,都以穩定優秀的性能獲得消費者一致好評,再搭配完善的產品售後服務,讓Kingston多年來一直都是許多玩家的記憶體首選品牌。Kingston始終相信,要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讓品牌持續成長,因此Kingston也不斷致力於提升顧客服務品質。除了免付費客服專線與原廠送修服務外,近來更增加台灣授權換修中心的據點,就是希望讓消費者享受到更方便、更有效率的售後服務。 Kingston在2015年將高效能產品線HyperX的戰力持續提升,不但將原有的記憶體、固態硬碟和隨身碟系列全面升級,更推出了耳機、滑鼠墊等電競周邊,讓HyperX成為玩家最信賴的電競品牌。 HyperX 2014年推出首款耳機Cloud之後,大獲好評。2015年再接再厲,升級推出Cloud II電競耳機,除了維持極度舒適的體感,還提供USB 音效卡線控裝置,以虛擬7.1聲道環繞音效,增強音效和人聲,提供最佳的 Hi-Fi 遊戲體驗,讓玩家享受過去未曾體驗過的聽覺饗宴。體驗聲歷其境的所有細節。 隨著Intel 100系列晶片組登場,記憶體產品線也正式進入DDR4時代。HyperX繼去年推出首款Predator DDR4,今年又陸續推出FURY、Impact和Savage DDR4記憶體,不論是入門級的新手玩家,還是追求極致效能的專業玩家,都能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記憶體,讓系統有感升級。 在固態硬碟部分,HyperX今年也根據中階玩家和高階玩家的需求,分別推出Savage SSD和Predator PCIe SSD。HyperX Savage固態硬碟擁有每秒560MB和530MB的讀取與寫入速度,加上高達100k與89k的讀取與寫入IOPS,以超快的反應速度處理多工作業,有效提升整體系統效能,紅色金屬外殼以鋼材和鋁合金打造,也展現了HyperX與眾不同的質感。 Predator PCIe SSD 固態硬碟則是提供超大容量,並以極致高速處理可壓縮和不可壓縮資料,徹底提升您的系統效能。速度更勝 SATA 介面的固態硬碟,具備高達 1400MB/s 的讀取速度和 1000MB/s 的寫入速度,讓多工處理反應更靈敏,並且使整體系統表現更加優異。 HyperX隨身碟系列也在2015年底有新貨報到。全新推出的Savage USB採用USB 3.1 Gen 1規格,讀取速度最高可達每秒350MB,寫入速度最高也可達250MB,是目前HyperX系列讀寫速度最快的隨身碟。不論是儲存電影、音樂或高畫質影像等大型檔案,速度都會更快,讓資料傳輸所需的時間大幅縮短。 邁向2016,Kingston除了針對原有的記憶體產品線持續更新,也將有機會推出全新的耳機和滑鼠墊等電競周邊;而在固態硬碟部分,消費者也有機會看到更多元、性能更好的產品陸續登場,請大家拭目以待。 →更多的【PCDIY! 玩家票選】: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最安靜的個人資安防護大師,ESET Smart Security 2016網路安全套裝實測
適逢12月資訊月,廠商為了衝刺年終業績,推出許多誘人優惠,身為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當然是趁機搶便宜;但在採購、升級硬體的同時,也別忘了添購一套資安/防毒軟體,為自己的機敏資料多加一層保護。 近年來網路新興威脅不斷崛起,層出不窮的病毒、駭客、殭屍網路、釣魚網站如大浪一波波朝著電腦、筆電、智慧型行動裝置使用者不斷襲來,並透過不同的手法竊取經常儲存於這些裝置中的重要個人機敏資料,例如銀行帳號密碼、電子郵件及網路社群帳密等等,使得每個使用者膽顫驚心。ESET資安研究員表示,「大部分的資安威脅人為因素佔最大的比例,因此災前的預防尤其重要,使用正版防毒軟體並定期更新病毒碼及程式版本是很重要的一環。」 ESET防毒產品能提供全面性的防護,透過自家專利ThreatSense.Net掃描引擎技術,不僅僅只依據病毒更新檔,先進的四大核心技術更能在爆發前提早偵測入侵病毒且防護電腦系統。而這次我們所測試的最新版《ESET Smart Security 2016網路安全套裝》,更加入了「銀行和付款防護功能」,當使用者登錄個人網銀進行金流交易時,會自動加密鍵盤與瀏覽器之間的安全通訊,提升金流交易安全性,進而避免駭客從中獲取帳戶資料。 • 銀行和付款防護:為線上交易提供額外一層保護 • 支援網路簽章:網路簽章可讓您快速識別並封鎖進入及離開使用者裝置、與Bot和弱點封包相關的惡意流量 • 重新設計的使用者介面:圖形使用者介面已全部重新設計,可視度更高,而且使用起來更直覺化。介面現在支援由右至左書寫的語言,例如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 • 更快且更可靠的安裝- 包含在安裝後20分鐘或電腦重新開機時會自動執行的初次掃描 代理商名稱:台灣二版(Version 2) 客服電話:02-7722-6899 軟體名稱:ESET Smart Security 版本:Smart Security 9 支援語系:多國語言版本 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 7、8、8.1、10 建議售價:1,121元(一台/一年) ESET防毒軟體可分成一般防毒軟體NOD32 Antivirus版;以及這次我們要介紹的,加入了防火牆、家長控制和個人防盜功能的網路安全套裝Smart Security版(以下簡稱Smart Security);若玩家同時還擁有Mac電腦和其他行動裝置的話,可以考慮採購Multi-Device Security Pack版本,讓所有裝置都能處於ESET的安全防護下。除此之外,代理商V2也提供了許多不同授權方式,NOD32 Antivirus和Smart Security採用1PC/1年、1PC/3年、3PC/3年、5PC/3年的授權,而Multi-Device Security Pack較為單純,僅有1PC/1年及1PC/3年兩種授權方式。目前市售大多為實體彩盒版,沒有光碟機的用戶,建議可以先上下載30天試用版,安裝完畢後再輸入序號啟動成正式授權版。 這邊要注意的是,下載回來的檔案為前導程式,容量只有2.7MB,點擊安裝後需要連上網路才能下載其他所需檔案,因此請確保電腦處於連網的狀態(會這樣提醒,是因為有些較為謹慎的玩家,為了預防電腦在沒有防毒軟體的情況下連網導致中毒,所以就算是安裝防毒軟體的過程中,也會先把網路線拔掉)。 安裝方式與一般應用程式一樣,基本上只要依照指示就能安裝完成,且過程中不會要求使用者安裝一些與電腦防護無關的軟體。較為特別的是,要啟動Smart Security內建的「防盜」功能前,使用者必須先上網註冊一組myESET帳號,往後如果發生行動裝置遺失的狀況時,就能夠過網路追蹤、尋找回來。 要讓自己的電腦處於最佳安全狀態,除了替它安裝資安/防毒軟體外,最重的一點,就是每當作業系統或資安/防毒軟體推出Service Pack和更新時,一定要盡快下載安裝,才不會讓自己的電腦暴露在漏洞危險之中。現在微軟的作法,是每個月固定推出修正檔,只要使用者沒有關閉Windows Update,Windows便會於背景自動下載,並於一段時間或當使用者重新開機時進行更新。 但防毒軟體的功用是站在資安第一線,在惡意程式、蠕蟲或病毒準備入侵時便將其擋下或消滅,所以沒辦法像作業系統那樣等一個月,或是固定經過一段時間才更新,最好能做到「即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當一有更新出現時,就自動幫使用者更新,一來可以杜絕中間的空窗期,二來使用者也可以省去每天要記得手動更新的麻煩。 先說Smart Security給我的使用感覺,就是安靜!不像某些安全防護軟體,不管什麼大小事都會跳出一個視窗,來告知使用者。頻繁的警示有如雙面刃,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會有種心安的感覺,表示防毒軟體有在工作,但過多的訊息也容易讓人手忙腳亂,搞不清楚電腦現在是到底是安全還是不安全的?最後還是得麻煩身旁的玩家來協助說明。至於真正的玩家,軟體在安裝時就已經順手將所有相關功能設定好,過多的提醒只會擾亂使用電腦的心情。 而Smart Security剛好介於中間,僅有在電腦碰到狀況或軟體更新時會跳出視窗來說明,其他時間就像是守護神一般,安靜的在背景工作,而且不會大量消耗系統資源,就算一次執行兩個掃描程序,CPU耗用率也維持在50%上下。另外,Smart Security誤判的機率也相當低,我們嘗試著餵了一些先前測試防毒軟體時,經常被誤判的檔案給他,幾乎都能正確的辨識出來,可見其內建的ThreatSense.Net掃描引擎技術的確有過人之處。還有就是遊戲玩家最不想碰到,就是遊戲進行到一半時,畫面因為突然的警告視窗而跳出全螢幕模式,或是因為預約時間到自動進行背景病毒掃描,卻使得系統效能完全被拖慢。這時,只要啟動玩家模式就全部搞定。 ESET長期以來在資訊安全和防毒領域中,皆積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新的技術,來對況日新月異的資安威脅,而且每次推出新版防護軟體時,皆秉持著提供使用者最大防護能力,與最低的系統耗用率,並透過簡單貼心的操作模式,大大提高整體的實用性與檢測能力。如果玩家正在找一款擁有好的防護能力、又不會佔用系統太多資源的防毒軟體,ESET Smart Security 2016網路安全套裝是個不錯的選擇。 ESET Smart Security 2016防盜功能說明影片
-
「HGST TOURO S 1TB」實測開箱,USB 3.0隨身高速存取好幫手!
USB 3.0硬碟機速度並不慢,容量也比SSD更大,價格也更便宜,是C/P值最高的的隨身儲存裝置。雖然現在有許多雲端空間可以用來儲存檔案,但要隨身存取大型檔案的話,USB硬碟還是最好用的外接儲存裝置。目前USB 硬碟主流的容量是1TB,價格大約是在1800~2400元之間,價格算是平易近人。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這款搭載2.5吋7200轉硬碟的「HGST Touro S 1TB外接硬碟」,型號為「HTOSAA10001BGB」。 編輯使用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檢測HGST Touro S 1TB USB 3.0硬碟的規格資訊。 這顆外接硬碟的型號為,根據程式所偵測出,搭載的是HGST自家的2.5吋硬碟,型號為HTS721010A9E630,容量為1000.2GB,韌體版本JB0OA3J0,緩衝區大小32MB。硬碟轉速偵測為7200 RPM,傳輸模式為SATA 6Gb/s,支援S.M.A.R.T.,APM,NCQ功能。市售的USB硬碟大部分都是搭載轉速5400~5900轉的產品,而HGST Touro S則搭載轉速更快的硬碟,因此效能也可望更強。 此外接硬碟容量標示為1TB,HD Tune偵測為953866MB,實際可用空間為931.5 GB,實際容量為953866 MB,格式化之後可用941649MB。 剩下可使用的空間為931.51GB,並採用了 512 Byte的磁區進行格式化。 至於效能表現方面,編輯使用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進行測試。 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142.2MB/Sec,寫入速度:135.5MB/Sec。從測試結果對比其他5400轉的USB 3.0硬碟就能發現,7200轉轉速確實帶來了更快的傳輸速度。 在HD Tune效能測試中,測得讀取速度為:平均值114.5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09.3MB/Sec。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結果顯示讀取速度:維持在138MB/Sec左右,寫入速度:維持在132MB/Sec左右。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對於小檔案的傳輸表現,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稍微快一些,但差別不大。額外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也表現不錯,外圈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讀取150.280MB/s,寫入146.524MB/s的水準。 AJA System Test的話,讀寫測試結果在136MB/s~157MB上下。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293.61。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139.094MB/Sec,寫入速度:133.817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145.625MB/Sec,寫入速度為140.787MB/Sec。 HGST Touro S還附贈了Touro Cloud backup備份軟體,除了可以設定定期備份到USB硬碟外,也可以備份到Touro Cloud雲端儲存空間。現在註冊的話,可以享有3GB的免費儲存空間,讓您更方便儲存資料。 廠商名稱:HGST -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技術支援:0080-165-1647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光華商場,今天是微星日!
光華商場,今天特別熱鬧。除了說,這個月是104資訊月,不少玩家到八德商圈逛街,也有不少消費者去敗家。然而,光華商場,也稱為八德商圈,由於這邊是台灣電腦零組件周邊的聖地,也是3C重鎮。到光華商場逛街,要敗家的話,若要特別找電腦零組件,一定會去的,就是幾乎什麼神兵利器都有現貨的原價屋。 原價屋今天特別與微星共同宣傳,店員臉上都貼有MSI紋身貼紙,頭上還戴著微星電競龍魂商標的品牌招牌帽子!事實上,微星最近幾年,在電競市場的用心經營,可是有目共睹,獲得了玩家不錯的好評。微星也非常體貼消費者,時常舉辦嘉惠玩家的活動,微星本週最新推出的「『微星H170主機板天天省』,活動時間:2015/12/11(五)~2016/01/31(日),凡消費者于活動期間內到門市,購買H170系列主機板任一款,可享有『加購DDR4-2133 4GB記憶體一條,只要399元』,『加購DDR4-2133 8GB記憶體一條,只要999元』」,就在光華商場店家造成轟動。由於可以低價入手DDR4記憶體模組,真的是可以讓玩家省下荷包。 光華商場,也稱為八德商圈,由於這邊是台灣電腦零組件周邊的聖地,也是3C重鎮。任何電腦零組件,3C商品,誰能在光華商場勝出,就能稱霸天下!也因此,產品原廠、代理商,跟光華商場店家的合作,怎麼樣來做行銷,就顯得相當重要。原價屋,能在光華商場,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存活,還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也是有人家的一套經營哲學。這次,我們在光華商場,看到了原價屋與微星的共同宣傳,店員臉上都貼有MSI紋身貼紙,頭上還戴著微星電競龍魂商標的品牌招牌帽子,這讓我們見識到了品牌的經營,可說是點點滴滴。微星這幾年在電競上的用心,做出了許多優質的電競產品,成功的讓龍魂商標在世界上發光發熱,真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期待,在光華商場今天的微星日之後,能有更多更棒的電競商品,讓消費者玩到更棒的東西!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聯想Lenovo ideapad 500實測開箱,體感互動多媒體筆電新登場!
人們與電腦的互動方式,除了鍵盤、滑鼠、觸控螢幕之外,最新的語音、臉部和手勢辨識等應用也逐漸導入消費市場,讓人們有更多控制電腦,與電腦互動的體驗。聯想(Lenovo)最近推出 ideapad 500,就是一款主打「體感互動」的多媒體樂筆電,其最大特色就是內建了Intel的RealSense(實感)攝影機,可以讓你透過雙手揮動的手勢,來與電腦互動。並可掃描你的臉部特徵,來做為登入或3D模型等應用,讓消費者與電腦有更多的互動,以發揮更多創造力與想像力。 Lenovo這款最新款的行動多媒體娛樂筆電,詳細產品名稱ideapad 500-15ISK,型號為80NT,採用15.6吋Full HD霧面LED背光LCD面板(1920x1080)、採非觸控螢幕的設計,具有不閃頻等功能,讓美工、多媒體專業人士即使長時間工作,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眼睛傷害。ideapad 500的外蓋(A、D蓋)採用雪白色為主色,搭配操作區(B、C蓋)的銀灰色為副色,讓整部筆電呈現時尚又兼具科技感。 在螢幕上方,則內建了Intel RealSense F200的3D攝影機,共可看到三個鏡頭(後述),兩旁有個小小輔助對齊孔,以便可以精準掃描與拍攝出使用者的臉部輪廓,並可得知距離遠近。在鍵盤區,則採用了全鍵盤102-key的設計,右邊的數字鍵區能方便使用者輸入數字,而鍵帽的設計採用上面是方形、下面是圓弧形的造型設計,讓傳統四四方方的鍵盤看起來不再那麼冰冷,而是給予更活潑且有朝氣的視覺,再搭配鍵盤有白色背光設計,讓黑暗中也能看清楚按鍵的位置而不會打錯。下方的觸控板支援多指觸控,可以快速捲頁、切換程式,讓工作效率倍增。 在硬體規格部份,IdeaPad 500採用Intel Core i5-6200U處理器(2.3~2.8GHz),搭配AMD Radeon R7 M360繪圖處理器(GPU時脈為980MHz、記憶體時脈為900MHz,4GB DDR3 64-bit記憶體),可支援OpenCL 1.2、OpenGL 4.3和DirectX 12等一般運算與繪圖運算的應用軟體或遊戲軟體,同時也支援AMD自家的Mantle、Vulkan API,可讓支援的3D遊戲效能再往上提升。搭配Intel處理器的內顯晶片(Intel HD Graphics 520,GPU時脈300MHz、記憶體時脈等同於系統基礎時脈800MHz),可以在省電模式(使用電池)與效能模式(插入電源)之間自己做自動切換,讓筆電能在效能與電池壽命間取得最佳的平衡。 在記憶體與儲存部份,內建了DDR3L-1600 (800MHz) 4GB SO-DIMM一條,並預留一組記憶體插槽以供未來擴充之用,至於硬碟則是採用Seagate 1000LM014 SSHD (混合式固態硬碟) 1TB,5400轉,內建8GB Flash記憶體,讓經常存取的資料可以加快讀取速度。機身右方還有內建一組PLDS的DVD-RW DA8A6SH燒錄機,可以將你的作品燒錄起來以備存。 在連線部份,內建Qualcomm Atheros QCA9377無線網路(802.11abgn+ac規格)與藍牙4.1,另支援Gigabit Ethernet有線網路。在周邊連接埠部份,機身左方依序是充電孔(採可正反插設計)、散熱孔、VGA輸出埠、RJ45網路埠(採半隱藏、可扳開設計)、HDMI輸出埠、USB 3.0 x2;機身右側則依序是耳麥孔、USB 2.0 x1、SD卡插槽、光碟燒錄機、固定用鎖孔。至於前後側面則採用極簡設計,沒有配置任何連接孔,前側只配置了電源和充電指示燈。底蓋(D蓋) 的四周圍採用圓弧式設計,讓整部筆電底部至側面的散熱與音效輸出都能更有效果。電池內建於筆電內,重量為2.3公斤,可說是重量算輕盈的15.6吋筆電。 有關於Intel推出的RealSense(實感) 3D攝影機,是採用模組的方式,讓OEM廠商整合於自家產品內。目前有F200和R200兩款。這兩種模組都是採用USB 3.0介面,但兩者的功能和演算法卻不相同,連應用的範圍也不太一樣。 F200體積比較大,可以整合於較大的產品內(例如外接式Webcam、筆電、2合1筆電),適合近距離範圍的應用,例如手勢操控等App或Game等工作、教育或娛樂用途。而R200體積比較小,可以整合在行動裝置內(例如平板、2合1平板),適合較遠距離範圍的應用,例如環境偵測、監控等工作、娛樂或居家/辦公環境等相關應用。 以一般工作、教育或娛樂用途等應用來說,F200是最佳的選擇方案。這個F200的構造裡面,共含有三個鏡頭,從左至右依序是紅外線感測器(IR Sensor)、彩色感測器(Color Sensor)、紅外線雷射投影器(IR Laser Projector)。兩旁還有對齊孔,讓人臉或手勢能夠精準入鏡。 對於OEM客戶來說,大多數會選擇F200來整合到自己的筆電內,以便可以獲得最佳的使用體驗。以Lenovo ideapad 500內建的F200,除了可以當一般的Webcam之外,更可以安裝Intel RealSense的SDK/Runtime與管理員,然後再到Intel官方的RealSense應用軟體商城 ( https://appshowcase.intel.com/en-us/realsense ),來下載這些支援RealSense攝影機的遊戲或工具。 由於Windows 10的Hello功能,可以透過臉部辨識來登入,不用再輸入密碼,因此這對RealSense攝影機來說,可說是不錯的應用之一,設定方式很簡單,只要到所有設定、帳戶、登入選項,在設定好密碼與PIN碼之後,即可設定Windows Hello臉部辨識功能,在設定時,必須保持注視螢幕,讓Windows來幫你的臉部特徵做掃描與紀錄,過程大約30秒至1分鐘。一旦設定完成後,就可以透過人臉來登入了。當然若因周遭亮度不夠導致辨識效果較差時,你可以再進行改善辨識率,讓辨識效果更精準。至於其他RealSense的應用,例如遊戲或工具畫面,文後將詳述。 Lenovo ipad 500內建Windows 10家用版(64位元),並隨附不少加值軟體,包括McAfee防毒軟體、CyberLink Power2Go 8 (影音光碟製作燒錄)、Lenovo PowerDVD 12 (光碟播放)、Lenovo Utility (各式工具)、Dolby Audio x2 (音效管理軟體)、Lenovo OneKey Recovery (一鍵復原)、SHAREit/REACHit (雲端硬碟存取與分享工具)、Lenovo Photo Master (相片管理軟體)等等,可幫助你進行各式行動多媒體相關的應用,以及雲端資料分享。 Lenovo ideapad 500採用高規的筆電元件設計,因此可兼顧效能與節電。在儲存裝置部份,採用SSHD的作法,不僅比單純HDD還快,也能節省一般筆電以小容量SSD搭配大容量HDD那樣的搭配較耗電且佔空間。因為只要一部SSHD即可搞定,其1TB的磁碟資料中,經常存取的資料會另存一份至8GB的SSD當成資料緩衝,而這部份通常會放不少作業系統的執行檔與經常存取的資料,因此開機速度接近一般的SSD。至於CPU+GPU的組合是採用CPU為主,GPU為輔。亦即絕大多數的運算是透過CPU來處理,而繪圖、遊戲等運作才請GPU來幫忙處理。兩者互相分工之下,能夠發揮出最佳的一般運算與繪圖運算。以下是各種測試結果。 在上述的各項測試結果中,可發現Lenovo ideapad 500的效能,在一般桌機工作環境還不差。一般應用下,電量大概可以支撐4小時左右。但若考量3D遊戲效能的話,由於Lenovo ideapad 500並非主打電競筆電,其GPU沒配置到高檔規格,只有配置到一般中階至入門的規格,因此還是可以玩一些市面上的3D遊戲,但必須要將特效關閉,才會有較為流暢的畫面。適合非重度遊戲玩家選購。 由於ideapad 500主打實感應用,因此我們挑選目前Intel的RealSense官方App市集,來測試體感應用的效果,是否好玩、好用。以下就帶各位來品嚐品嚐。 除了上述的RealSense Apps之外,其他還有學習用的Apps,例如Scratch延伸套件,可以在寫拼圖式程式語言時,直接用手來抓住一段程式碼,來與其他條件、狀況來拼貼,無須用滑鼠,只要手舞足蹈地就可以寫出一段程式喔!另外還有像是The Great Muppets Talent Search (木偶扮演遊戲),可以透過手來扮演布偶、移動布偶,增加小朋友的創造力。而Madagascar: Move It! 遊戲,則可透過雙手與動物擊掌,以便訓練小朋友的合作與配合能力。雖說目前上架的RealSense軟體數量還沒有很多,但未來將會陸續增加,屆時會有更多好玩的RealSense應用程式與遊戲,來挑戰你的體感控制能力! Lenovo ideapad 500適合各種多媒體應用,拿來看影片、聽音樂、修改照片、上網、聊天、玩體感互動App等等,都是沒問題的。若主要是買來玩遊戲也是可行的,只要遊戲的系統需求沒有很高,就可以嘗試玩玩看,不過建議還是以Casual Game或輕度遊戲為主,否則就要將特效調低,以犧牲畫質來提升速度了。若你是很挑剔的電競玩家/重度遊戲玩家,其他還有更好的選擇。若你是一般用戶,初學玩家,想要一台可以取代桌機的筆電的話,那麼Lenovo ideapad 500就是針對這樣的族群而設。此外,聯想還提供2年國際保固/加贈第一年全面保障計畫,而且不到3萬元即可買到第六代Core i5處理器且具有體感攝影機的高效能筆電,此外還有Core i7-6500U (2.5GHz~3.1GHz)的機種,售價為33,990元。這樣的規格可說是具備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廠商名稱:Lenovo - 荷蘭商聯想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800-000-702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
Star Wars開戰必備神器,微星MSI Z170A GAMING M7主機板與MSI GTX 980 GAMING 4G顯示卡搭配組合!
以前在玩電腦遊戲的時候,以30FPS順暢地玩遊戲是最基本需求。但現在大家的眼睛都進化了,對於遊戲畫質與順暢度越來越挑剔,要享受玩遊戲的樂趣與體驗超細緻的遊戲畫面,至少也是1920x1080解析度,畫質設定甚至是最高的狀態下,而且還要能達到60FPS以上的效能才行。對於星戰迷來說,一定不會錯過最新推出的星際大戰:戰場前線遊戲。這款遊戲的畫面非常華麗,因此對於電腦硬體的需求也非常高,想要在Full HD解析度或以上的設定來順暢執行遊戲。但要擁有這樣的優異遊戲效能,你需要一款高效能的電競主機板與顯示卡來搭配強力的CPU才能做到。 微星所推出的電競系列主機板與顯示卡、電競筆電在市場上都有許多愛好者,看到微星的龍形圖騰,就等於是電競遊戲的最佳選擇。這款主機板是微星GAMING系列電競主機板,型號為Z170A GAMING M7,在微星GAMING產品線定位上是屬於Enthusiast GAMING,也就是電競王者級,型號上的M就是代表專為Master (大師) 所設計,也就是主打頂級的遊戲玩家。在外觀上,延續微星龍形圖騰的火紅配色與黑色PCB電路板搭配設計除了晶片組與PWM供電模組上有散熱片外,IO後置接口也有散熱片保護。 如果搭配的是可超頻的K系列Skylake處理器,您還可以透過主機板上的快速超頻鍵,BIOS或MSI Command Center工具程式來快速超頻,預先已經設置了多達11段的超頻設定檔,輕輕鬆鬆就可以把系統效能又往上拉高。 有了效能強的電競主機板,當然也得有一張超強效能的顯示卡才能順暢執行3D遊戲。這次要用來搭配的顯示卡是微星推出的MSI GTX 980 GAMING 4G,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980繪圖處理器,是NVIDIA產品線中,僅次於GTX 980 Ti的頂級顯示卡。GPU時脈預設為1190MHz,Boost時脈高達1291MHz,想要再往上提升效能的話,還可以透過附贈的GAMING APP軟體進行超頻。搭載4GB的GDDR5顯示記憶體,運作時脈高達7010MHz。 在散熱方面,搭載了新一代MSI Twin Frozr V技術,直徑8mm的SuperSU熱導管以及TORX FAN扇葉與雙風扇設計,讓顯示卡在長時間執行遊戲時仍然可以穩定運作,而且還不會吵。風扇能這麼安靜的原因是因為具備ZERO FROZR智慧停轉技術,會根據GPU的負載狀況來調整轉速, 針對新上市的星際大戰:戰場前線遊戲,這款顯示卡更是最佳選擇。為什麼呢?因為仔細看星際大戰:戰場前線遊戲的系統需求就會發現,雖然遊戲的基本需求只要NVIDIA GeForce GTX 660 2GB顯示卡就能跑得動,但建議使用NVIDIA GeForce GTX 970 4GB以上等級的顯示卡。所以如果想要擁有順暢但又更好的遊戲畫面,當然就是選擇MSI GTX 980 GAMING 4G這款等級的高階顯示卡。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 @ 4.0 GHz/4.2GHz (Turbo) 主機板:MSI Z170A GAMING M7 (BIOS:E7976IMS.180,10/21/2015) 記憶體:Micron DDR4-2133 @ 1066MHz 32GB (8GB×4) 顯示卡:MSI GTX 980 GAMING 4G SSD:Crucial M550 1TB(系統)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max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首先我們先使用3DMARK來測試這款顯示卡的3D效能,後面會再使用星際大戰:戰場前線遊戲來測試其順暢度。 燒機測試,編輯使用Furmark程式,解析度設定為3840x2160,啟用8X MSAA反鋸齒,xTreme Burning功能,並使用GPU Stressing功能進行燒機測試。顯示卡燒機測試時待機溫度為42度,溫度較高是因為GPU在低負載狀態下,顯示卡風扇會暫停運轉。燒機20分鐘後,溫度也才上升到63度,即便是燒機的狀態下,風扇也才以44%的轉速運作,所以音量非常低,雖然編輯使用裸機平台進行測試,也得要貼近顯示卡才能聽到風扇的運轉聲 為了要測試出MSI Z170A GAMING M7與GTX 980 GAMING 4G這款平台組合實際執行遊戲的效能,PCDIY!編輯部搭配了Intel Core i7-6700K處理器,Micron DDR4-2133 8GBx4記憶體模組,Crucial M550 1TB SSD。至於遊戲則是使用11月中最新上市的星際大戰:戰場前線(Star Wars: Battlefront)來進行測試。 由於星際大戰:戰場前線(Star Wars: Battlefront)沒有內建效能測試的功能,因此這次測試我們使用了Fraps軟體來記錄60秒內的FPS變化,並整理為圖表。用的測試場景則是塔圖因星生存戰,解析度部分分別測試了3840x2160、2560x1440、1920x1080,畫面品質則設定為最高。 從遊戲測試效能可看出,微星這款主機板+顯示卡的組合,在Full HD解析度下的FPS至少都有100以上,2560x1440解析度的效能則大多在80FPS以上,3840x2160解析度的效能也有40FPS以上的優異表現。這樣的效能表現絕對可以滿足遊戲玩家的效能與畫質需求,是非常優質的組裝選擇。 而且執行遊戲時,使用GPU-Z觀察顯示卡的溫度最高也只有在70度左右,一旦GPU負載下降,溫度就會回到60度左右,離開遊戲之後,也只要幾分鐘的時間,GPU溫度就回到了42度。可見MSI GTX 980 GAMING 4G顯示卡的散熱效能確實非常優異,而且就算是GPU溫度到達70度的狀態,風扇轉速也仍然只有約60%,還是非常安靜,幾乎聽不到風扇運轉聲音。 在執行星際大戰:戰場前線遊戲時,隨著場景、光影環境甚至使用人物的武器不同,都可能會導致遊戲的FPS產生變化。例如執行恩多星英雄戰役 與蘇魯斯特星英雄戰役時,在2560x1440解析度,畫質最高的設定下,FPS雖然不像塔圖因星生存戰的FPS那樣高,但至少都能維持在69FPS以上,因此仍然非常順暢。所以使用MSI Z170 GAMING M7與MSI GTX 980 GAMING 4G這款組合執行遊戲時,在不同場景都能提供穩定、流暢的FPS效能,就算是特效全開,光影強烈變化的環境也不會感覺到畫面突然變頓。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4K UHD電腦顯示器幾吋才有意義 引爆網友熱議!
批踢踢實業坊PTT,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請益] 4k LCD 到底該要幾" 才算有意義呢?」。很快的,馬上就引起了很多玩家與專業用戶的注意。網友表示,這感覺很主觀。接著,大家開始發言,討論4K UHD電腦顯示器。一開始,就有網友說,視力有差,1.0跟2.0怎麼比。接著,網友說,看用途。也有網友說,22、24吋太小,27吋、32吋比較剛好,還有人說40~48吋文字才不會太小。再來,有神人網友提出了,4K UHD顯示器的點距與視距科學理論。PCDIY! online總編輯提到:「這不是意義的問題,是爽度的問題!」結果,這個話題,引起網友熱議。 當第一支4K UHD智慧型手機,SONY XPERIA Z5 Premium問世,帶來了3840x2160解析度的超高畫質之後,人們才開始驚覺,什麼?手機都已經殖民火星,電腦現在才要開始登陸月球!接下來,我們回頭來看:「4K UHD電腦顯示器幾吋才有意義?」這的確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還記得幾年前,Steve Jobs在新一代iPhone發表會上,提出了所謂的Retina Display視網膜解析度,在3.5吋的iPhone 4上面,硬是塞進去了640x960解析度的螢幕,造就出了像素解析度326ppi的視網膜螢幕。自此之後,智慧型手機進入了螢幕解析度大戰,HTC J butterfly出現,帶來了5吋Full HD螢幕,進入1920x1080新時代,像素解析度首度超越400ppi,達到了441ppi。緊接著,OPPO Find 7出現,帶來了5.5吋2K螢幕,進入2560x1440新里程碑,像素解析度進入了538ppi。 最新,SONY XPERIA Z5 Premium的出現,帶來了5.5吋4K UHD螢幕,進入3840x2160全新時代,像素解析度進入了538ppi。這款第一支4K UHD智慧型手機,台灣地區代言人為周杰倫,提出了很好的訴求:「我可以 看見傑作」。它的訴求,說的一點都沒錯,這告訴了我們:「我的可以看見傑作,你的可以嗎?」當產品的競爭到了最後,比的已經不是用不用得到的問題。這其實,回歸到的,是一個人性的問題,人生求的不過是一個爽度。玩手機,玩電腦,跟玩車、玩音響、玩房子一樣,也是有爽度的差別,看你玩到什麼程度,就有不同爽度的高下。意義已經不重要了,爽度才能分出高下! ================= 眾所皆知的 LCD的尺寸 跟解析度的關係 與觀看者的視距 有相對的關聯性 簡單說 就是X距離下 至少要多少點距 才是眼睛看得舒服的 如果 解析度4K 卻擠在27" 原本27"在80cm距離觀看時的清晰細膩度是ok的 點距再小(解析度更高) 意義不大 除非你要貼近去看 不然那個距離事實上也看不清楚 所以 應該有一個比例 就是尺寸 解析度 視距的相對關係 我的理解 是不是正確的呢? 就是點距/視距的關係 決定眼睛適合的解析度 才是有意義的解析度 那 4k LCD 到底該要幾" 才算是有意義的點距 而不是噱頭呢? 視距通常根據桌子固定了 ================= ================= 這我之前研究過一下 眼球的成像模型是 凸透鏡成像, 所以物體在視網膜上面的成像大小由 點距/視距 決定。 而這個比值如果小到一定程度的話,人的眼睛會沒辦法清楚地分辨。 那個數值叫做鑑別率。(至少我高中還在學的時候叫做鑑別率) 從 http://tinyurl.com/q9pvv4r 看起來, 一般人的鑑別率在 0.00017453 ~ 0.00026179 考慮幾種解析度: (1) UHD (3840x2160) (2) WQHD(2560x1440) (3) FHD (1920x1080) 尺寸 視距(cm) 解析度 點距/視距(*10^4) ------------------------------------------ 22" 60 FHD 4.2227 24" 60 FHD 4.612 25" 70 WQHD 3.088 27" 70 UHD 2.2237 40" 200 FHD 2.306 60" 200 UHD 1.7295 只要比值大於你的眼睛鑑別度,提升尺寸就不是很有意義。 這些數值當然只是理論,但我自己去看螢幕覺得沒有違背體驗就是。 我現在在使用的是 24" FHD,60cm視距,老實講,真的太大了,看個影片人常往後拉; 老家螢幕 22" FHD ,80cm視距,我也沒有覺得螢幕明顯很小。 學校提供的電腦,螢幕 27" WQHD,70cm視距,感覺還ok的。 MBPR 13.3" 40cm視距這個數值大概在 2.79*10^(-4)。 =================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這用來形容顯示器市場,非常貼切。當大家還在討論要不要上4K UHD,5K UHD已經來了。電腦螢幕,現在最高到5K UHD,27吋DELL UltraSharp UP2715K顯示器,解析度達5120x2880。不過,5K UHD,現階段的HDMI 1.4與DisplayPort 1.2,單條線路都上不了5K UHD。27吋DELL UltraSharp UP2715K顯示器,用上了2條DisplayPort 1.2,才上得了5120x2880。HDMI 2.0與DisplayPort 1.3,則可以支援單條線路上5K UHD。 最後,我們再來重新探討一下:「4K UHD電腦顯示器幾吋才有意義?」其實,最終還是要看消費者是否有4K UHD的需求,若您需要的是超大解析度的桌面,要看4K UHD電影,或者需要3840x2160解析度來工作,這時候,您就會需要4K UHD顯示器。有了這樣的需求之後,接下來,要看放置顯示器的桌子大小,螢幕越大當然是越好,奈何空間總是有限,目前主流的4K UHD電腦顯示器為27吋與28吋,最小的則有24吋,22吋的則即將要推出,最大的則是40吋。玩家則力推,40吋Philips BDM4065UC顯示器,已經入手的不少都覺得相當滿意。當然,意義固然重要,不過,不少人追求的則是爽度。這其實,回歸到的,是一個人性的問題,人生求的不過是一個爽度。玩手機,玩電腦,跟玩車、玩音響、玩房子一樣,也是有爽度的差別,看你玩到什麼程度,就有不同爽度的高下。意義已經不重要了,爽度才能分出高下!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